类别 | 食材 | 用量 |
主料 | 冰冻牛杂 | 1500 克 |
萝卜 | 1500 克 | |
面筋 | 250 克 | |
药材包 | 八角 | 5 克 |
桂皮 | 1.5 克 | |
丁香 | 0.5 克 | |
香叶 | 0.5 克 | |
草果皮 | 1 克 | |
甘草 | 0.5 克 | |
罗汉果 | 1 克 | |
香根 | 7.5 克 | |
小茴香 | 0.4 克 | |
花椒 | 0.5 克 | |
陈皮 | 0.4 克 | |
成品调料 | 盐 | 12 克 |
南乳 | 18 克(东古牌) | |
腐乳 | 8 克(广合牌) | |
生抽 | 100 克(海天金标) | |
黄豆酱 | 10 克(海天) | |
料酒 | 42 克(厨邦) | |
黄片糖 | 15 克 | |
海鲜酱 | 18 克(海天) | |
柱候酱 | 30 克(海天) | |
鸡精 | 18 克(家乐) | |
味精 | 4.5 克(莲花或双桥) | |
蚝油 | 35 克(海天) | |
花生酱 | 21 克(四季宝) | |
五香粉 | 1 克(茂香牌) | |
二锅头 | 7 克(红星绿瓶装,可用白米酒代替) | |
葱结 | 35 克 | |
蒜粒 | 42 克 | |
姜 | 35 克 | |
调和油 | 65 克(无味为宜) |
1. 将冰冻牛杂置于水龙头下冲水解冻,至刚好软身。
2. 在约 7 - 8 斤水中加入 1 匙(约 15 克)盐,加热至沸腾。
3. 放入清洗干净的牛杂,加入 35 克姜片,再放入药材包,大火煮沸。
4. 家庭烹饪:水开后继续煮 5 分钟即可;商用烹饪:根据牛杂的软硬度,使用压力锅压制 20 - 40 分钟,若牛筋较多,需适当延长时间。
5. 牛杂煮好后,取出姜片和药材包,清洗干净。若暂时不用,可放入冰箱保存。
6. 将煮好的牛杂在水龙头下冲洗,直至凉透。
7. 沥干牛杂水分,分装入冰箱。计划当天或明天使用的放冷藏,后天之后使用的放冷冻。
1. 萝卜削皮,切成小块。
2. 锅中注入约 8 斤清水,加入 10 克白胡椒碎,盖上锅盖,煮 10 分钟。
1. 锅中倒入 65 克调和油,烧至温热,放入之前煮过的药材和姜片,小火炸出香味。
2. 加入蒜粒和葱结,继续炸香。
3. 放入腐乳和南乳,翻炒均匀,炒出浓郁香气。
4. 倒入处理好的牛杂,翻炒均匀。
5. 依次加入生抽、蚝油、黄豆酱、海鲜酱、柱候酱、五香粉,充分翻炒,让牛杂均匀裹上酱料。
6. 加入鸡精、味精,继续翻炒调味。
7. 放入黄片糖,炒匀后淋入料酒、二锅头。
8. 持续翻炒,直至牛杂表面油亮,再加入盐和花生酱,翻炒均匀。
9. 加入 7 斤煮萝卜的水,将炒好的牛杂倒入高压锅中。
10. 盖上锅盖,待高压锅开始喷气后,调至最小火,焖煮 28 分钟。若家庭炉火火力较大,需尽量调小。
11. 打开锅盖,捞出葱结和蒜粒丢弃,牛杂成品完成。
12. 家庭做法:可在牛杂汤汁烧开时放入面筋,煮至软嫩;商业做法:面筋先用清水或萝卜水预煮至约 7 成熟,出品时再放入牛杂汤汁中煮熟,剪成小块。
13. 装盘时,先将萝卜铺在碗底,面筋切成粒(可放可不放),再将牛杂铺在上面,淋上浓郁的汤汁,最后撒上葱花和香菜即可享用。
14. 食用时,可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酱料。广东地区常见搭配为茄酱、黄豆酱和桂林辣椒酱;若为面向流动人口的档口,可额外提供一款香辣酱。
蘸料 | 推荐品牌 |
黄豆酱 | 海天 |
番茄沙司 | 妙多 |
桂林辣椒酱 | 中邦 |
1. 挑选牛杂时,建议参照视频中的选购要点。
2. 未食用或售出的成品牛杂,需保持在锅中微微沸腾状态。商业售卖时,注意观察汤汁量,及时补充萝卜水或牛杂半成品煮制的水。
3. 家庭制作的牛杂建议当天食用完毕;如需保存,可先进行半成品处理。